電動調節閥是一種利用電動機驅動執行器來調節流體介質流量和壓力的裝置。它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具有精度高、響應快、可遠程控制等優點。電動調節閥的工作原理圖是對其工作過程進行圖示和說明的一種方法,通過圖示可以清晰地了解電動調節閥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電動調節閥主要由執行器、閥體、閥芯、閥座、閥桿、電動機、傳感器等部件組成。其中,執行器是電動調節閥的核心部件,它由電動機和傳動機構組成,用于驅動閥芯的上下運動。閥體是安裝閥芯和閥座的外殼,起到導向和密封的作用。閥桿連接閥芯和執行器,傳遞執行器的運動力。電動機是執行器的動力源,通過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傳感器用于監測閥芯位置和流體參數,反饋給控制系統。
電動調節閥的工作原理可以簡單分為三個步驟:信號輸入、執行器驅動和閥芯調節。
信號輸入:控制系統通過電氣信號向電動調節閥發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可以是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模擬信號一般是電流或電壓信號,通過改變信號的大小來控制閥芯的位置。數字信號一般是開關信號,通過開關的開閉來控制閥芯的運動。
執行器驅動:電動調節閥的執行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閥芯上下運動。執行器通過電動機和傳動機構的配合,使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流體介質的流量和壓力。
閥芯調節: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的變化,決定了流體介質的流量和壓力的大小。當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變小時,流體介質的流量和壓力增加;當間隙變大時,流量和壓力減小。通過不斷調節閥芯的位置,電動調節閥可以實現精確的流量和壓力控制。
電動調節閥的工作過程可以分為開啟過程和關閉過程。
開啟過程:當控制系統發送開啟信號后,執行器接收到信號,電動機開始運轉,傳動機構驅動閥芯向上移動。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逐漸減小,流體介質開始通過閥體流過。隨著閥芯的繼續上升,間隙進一步縮小,流量逐漸增加,直至達到設定值。
關閉過程:當控制系統發送關閉信號后,執行器接收到信號,電動機反轉,傳動機構驅動閥芯向下移動。閥芯與閥座之間的間隙逐漸增大,流體介質的流量逐漸減小,直至完全關閉。閥芯到達關閉位置后,執行器停止運轉,電動調節閥進入待命狀態。
電動調節閥廣泛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主要用于流體介質的調節和控制。其應用領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